10年世界杯冠军_梅西2018年世界杯 - kefulq.com

呼和浩特市

美国篮球世界杯 2025-05-15 01:55:29

1950年代的呼和浩特,內蒙古博物館與駝隊

呼和浩特陰山一帶遠古人類活動,有悠久歷史。1973年在呼和浩特東北發現的距今50萬年前的「大窯文化」發生於與北京周口店北京人同一時期的舊石器時代初期至晚期。

春秋戰國之前,一些北方游牧民族,如匈奴、林胡、樓煩在今天的呼和浩特地區游牧生活。戰國時代的趙國國君趙武靈王推廣「胡服騎射」,打敗林胡、樓煩這兩個游牧民族之後,在呼和浩特托克托縣建雲中城。中原華夏民族開始在呼和浩特定居。「趙長城」經過呼和浩特北面的大青山。

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三十六郡,呼和浩特附近的雲中郡就是其中一郡。漢武帝時,雲中是防備匈奴的前哨和遠征匈奴的基地之一。今新城區的塔利村就留有西漢時期的土城遺址。北魏早期都城「盛樂」即在今呼和浩特南面40公里的和林格爾縣上土城村北,盛樂經濟園區西。唐朝貞觀年間,唐軍大敗突厥於白道(今呼和浩特市北蜈蚣壩)。708年(景龍二年),唐王朝在河套地區設立了東、中、西3個「受降城」。遼代的「豐州」也在這裏,公元10世紀初,遼國在此設天德軍及豐州。豐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東南約20公里的白塔村附近。公元12世紀初,女真滅遼建金,仍稱豐州,是當時的軍事重鎮,也是人口密集,商業繁榮的州邑之一。元朝時豐州的經濟文化發展迅速。文人劉秉忠詩曰:「晴空高顯寺中塔,曉日平明城上樓。車馬喧闐塵不到,吟鞭斜裊過豐州」。

元朝被明朝推翻之後,蒙古人退居塞外,延續北元政權。明朝在漠南地區先後設置了衛所40多處,分別為十三大塞王轄區,當時呼和浩特屬晉王轄區,為東勝衛所在地。1388年北元分裂為東部韃靼和西部瓦剌。15世紀末,達延汗統一東部蒙古實現「中興」。1572年,漠南蒙古首領阿勒坦汗(達延汗的孫子)率土默特部駐牧呼和浩特,並在今玉泉區境內建「庫庫和屯」城,從此土默特部從草原游牧過渡到定居生活。阿勒坦汗在此前和明朝訂立的藩屬關係,阿勒坦汗被封為「順義王」。明政府於萬曆年間賜庫庫和屯漢名「歸化」,意思是令少數民族歸順、化一,服從明朝廷的統治。此即歸化城(即舊城)。

雍正元年,置歸化廳,雍正六年,又置歸綏道。

乾隆四年,增置綏遠廳同知。

乾隆二十五年,以歸綏所屬地歸化城、清水河、薩拉齊、和林格爾、托克托城增置五通判,與歸、綏二廳並屬歸綏道。

乾隆二十九年,裁歸化城通判[4]。

雍正十三年(1735年)至乾隆四年又在歸化城東部新建軍事駐防城,命名為「綏遠城」(即新城),後將「歸化」、「綏遠」兩城合併為歸化縣。

中華民國時期,歸綏市為綏遠省省會 亞新地學社1936年《袖珍中華全圖》的綏遠省地圖

1913年,中華民國將之改名為歸綏縣,1928年,綏遠省成立,以歸綏縣城區設立歸綏市,作為省會。抗日戰爭時期,日本蒙疆政權將歸綏市改為「厚和特別市」。日本戰敗後,復稱歸綏市。

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撤縣設歸綏市,1954年,內蒙古、綏遠合併,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由張家口市遷到這裏,並設呼和浩特市,定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府。[5]

1960年,原屬烏蘭察布盟的土默特旗劃歸呼和浩特市。

1963年,將土默特旗劃歸烏蘭察布盟。

1970年,烏蘭察布盟所屬土默特左旗、托克托縣劃歸呼和浩特市。

1995年11月21日,烏蘭察布盟的和林格爾縣、清水河縣劃歸呼和浩特市。

1996年5月18日,烏蘭察布盟的武川縣劃歸呼和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