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刘德华和郭富城,那绝对是香港电影圈里响当当的人物。
但问题来了,同样是影帝级别的人物,片酬也差不多,为啥刘德华的电影,感觉成本就更高呢?
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这事儿啊,还得从港媒几年前的一篇报道说起。
当时说刘德华和郭富城的片酬,都在两千五百万左右。
这个数字一出,立马就有人跳出来质疑了。
有人觉得,郭富城的片酬怎么可能和刘德华一样?
刘德华出道早,资历老,怎么着也得比郭富城高出一截吧?
要我说啊,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
想当年,郭富城刚出道的时候,那片酬肯定没法和已经在影坛摸爬滚打多年的刘德华比。
但人家郭富城也不是吃素的,凭着几部大片,像是《风云雄霸天下》、《公元2000》和《雷霆战警》,直接把自己抬到了香港影坛顶级片酬的行列,跟刘德华平起平坐了。
话说回来,郭富城也经历过一段“寒潮期”,那段时间,他的电影票房不太给力,甚至有两年都没啥作品。
反观刘德华,那可是风头正劲,《无间道》、《十面埋伏》、《天下无贼》……一部接一部的佳作,简直是开了挂一样。
这段时间,郭富城的片酬肯定是要落后于刘德华的。
直到2009年,郭富城的片酬才慢慢回升到单片六百万。
虽然没啥确切的报道,但那时候刘德华的片酬,估计早就破千万了。
时间来到一零年代,郭富城又开始发力了。
《寒战》、《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寒战2》、《无双》……这些电影,一部比一部火,又是拿香港票房年冠,又是破香港华语片影史票房纪录,五年里,三次在内地票房破十亿。
这成绩,放眼整个香港影坛,那都是数一数二的。
尤其是《无双》狂揽12.74亿票房的时候,刘德华最高的电影票房,才刚过四亿。
那时候,郭富城的片酬,也从八百万一路飙升到两千五百万,跟刘德华的差距,那是越来越小,甚至有段时间,可能还超过了刘德华。
当然了,刘德华也不是吃亏的主儿。
《扫毒2:天地对决》和《拆弹专家2》接连票房大卖,也让刘德华扬眉吐气了一把,片酬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这就是双天王的片酬故事,听起来挺有逻辑的吧?
但问题又来了,既然片酬差不多,为啥刘德华的电影成本更高呢?
这事儿啊,还得从另外一篇文章说起,那篇文章是讲《怒火·重案》之后,有多少港产片赚到了钱。
抛开其他演员不谈,只看刘德华和郭富城,那就得说说《风再起时》、《断网》、《扫毒3:人在天涯》、《潜行》、《金手指》、《临时劫案》、《红毯先生》、《危机航线》、《焚城》和《猎金游戏》这几部电影了。
这里面,争议最大的,就是电影成本的问题。
除了《断网》、《临时劫案》和《猎金游戏》之外,其他七部电影,官方都说投资在两亿以上。
其中,郭富城占了两部,刘德华占了六部。
真正的争议,其实是在《临时劫案》上。
自《怒火·重案》之后,总共在内地上映过的二十九部港产片里,只有七部是“赚钱”的,而十二部投资成本在两亿以上的电影里,只有一部是“赚钱”的,这里面就包括《临时劫案》。
这就让一些刘德华的粉丝不乐意了。
他们觉得,按照票房来说,郭富城的《临时劫案》是2.37亿,刘德华的《潜行》是3.9亿,《金手指》是5.74亿,《危机航线》是3亿,《焚城》是2.58亿,《猎金游戏》也快到3亿了。
既然片酬差不多,那电影成本也应该差不多才对。
但为啥郭富城的电影反而赚钱了呢?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临时劫案》的投资成本低啊!
反过来说,刘德华的那几部戏,除了《焚城》,都选了比较热门的档期,宣发成本肯定不低。
而且,很多电影都号称投资在两亿以上。
至于为啥《临时劫案》成本低?
原因也很简单。
郭富城自己就说了,他很喜欢这个剧本,也想支持新导演麦启光,所以片酬方面,就没太计较。
既然最大牌的郭富城,片酬都只是“意思意思”,那林家栋和任贤齐,肯定也拿不了多少钱。
而且,《临时劫案》也没啥大场面,技术方面也没啥特别的。
再加上它选了个全年最冷的档期,投资方肯定是怎么省钱怎么来。
所以啊,电影成本这事儿,不能光看演员的片酬。
电影的类型、片方的预算、市场的环境,都会影响到电影的成本。
片酬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同级别演员、同等类型和投资规模的电影里,片酬可能差不多。
但要是情况不一样了,那片酬肯定也会有变化。
这就好比“刻舟求剑”,时代变了,情况变了,你还用老眼光看问题,那肯定要闹笑话。
电影圈里的事儿,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谁也说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