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坪:平坦的场地或地面,多指山区或丘陵地带局部的平地。举例:太原尖草坪区、山西王坪乡、广东坪山区、北京十里坪。2、坡:地形倾斜的地方,即地面高起且倾斜的部分。举例:重庆九龙坡、新加坡、湖北长板坡、河北西北坡。我记得我小时候住的地方,有个叫城门坡的地方,就是一个斜坡,上到斜坡后,就到了城门。只可惜这些地方现在都没有了。3、坟:这个意思大家都清楚,不说了。北京有很多地名,都是用坟命名的,比如公主坟(因葬有清朝嘉庆皇帝的两位公主——庄敬和硕公主和庄静固伦公主而得名)、八王坟、索家坟、铁狮子坟等。
4、垱(dàng):通常指低洼的地方,尤其是那些用于拦截水流、蓄水或排水的低洼地带,有时也指代小型的堤坝或堰垱。
举例:湖北金家垱(因金姓人家最早在此低洼地带聚居,并修建了堰垱以蓄水排水,故得名“金家垱”)、湖北黄家垱、江苏新垱村。
5、坝:截住河流的构筑物,即堤坝,也指河工险要处巩固堤防的建筑物。壩是坝的繁体字,有些地方也会用壩命名。举例:湖北葛洲坝、重庆沙坪坝、北京东坝。
6、塆(wān):通常指山沟里的小块平地。比如重庆余家塆、湖北雷家塆、湖北金家塆。
7、地:在古代地名中,既是自然地理的描述(如地形、资源),也是一种行政区划。举例:北京木樨地、东高地、新发地、上地、花家地等。8、墟:有多重含义。荒废的地方(指有人居住过但现已荒废的村落或城市,如“废墟”“殷墟”),乡村集市(在南方地区,尤其是广东、广西等地,如江苏柴墟),泛指村落或村庄(广西牛墟、五和墟)。
9、坳:山间的平地或低洼处(坳比前面说的塆,区域面积更大)举例:湖南松木坳、江西黄泥坳、重庆张家坳等。10、塘:堤岸、堤防,也指水池或池塘。举例:宁波南塘老街(历史上曾有一片池塘)、苏州香山塘、苏州山塘街(现在很火)等。11、坑:与地名相关的主要是溪涧、山谷之意。
举例:深圳塘坑、深坑、南坑、西坑、白坭坑等。
12、垸(yuàn):主要指中国湖南、湖北两省在湖泊地带挡水的堤圩,亦指堤所围住的地区。
举例:湖南团洲垸、湖北仙桃刘家垸村、万古垸村、育乐垸、南汉垸、南鼎垸、大通湖垸等。
13、坎:与地名相关的主要是低陷不平的地方,如坑穴、凹陷的地形。
举例:水井坎、周家坎、黄土坎、徐家坎等等。
14、城:指代具象的城墙与城邑。举例:长安城、北京西土城、北土城。15、坊:古代城市基层行政区划(隋唐时期实行“里坊制”,将城市划分为若干封闭区域,如唐代长安的“永兴坊”、“通济坊”)、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明代南京的“金陵十八坊”,包括弓箭坊、豆腐坊等)、现代行政区划或聚落名(潍坊、廊坊、杭州河坊街)等。16、墕(yàn):主要指两山之间的山地或丘陵地带,这种地理特征在北方黄土高原地区尤为常见。
举例:山西李墕、东墕、西墕、墕头村等。
17、埝(niàn):主要指用土筑成的小堤或副堤,即田埂或堤坝。
举例:大埝、四川石灰埝、埝塘湾、江苏埝南、安徽埝西等。
18、埠(bù):主要指停船的码头,即水边供船停靠的建筑物或区域。
举例:安徽蚌埠、山东埠柳镇、广东埠场镇等。
19、埇(yǒng):主要指道上加土,即道路经过人工加土加固。
举例:安徽宿州埇桥、广东塘埇、广东炉埇(“埇”在当地发音为chōnɡ,意为“河流分叉口”)。
20、垌(dòng):作为地名专用字,多用于广西、广东等南方地区,指代特定的地理区域。
举例:广西龙安垌、六霍垌,贵港六村垌,河池百敢垌等。
21、坞:地势周围高中间凹的地方,如“山坞”“村坞”“大坞城”;防御用的堡垒,如“坞堡”;停船的坞堡,如“船坞”等。
22、埭(dài):主要指土坝,即用泥土堆筑而成的堤坝结构。也可指代低洼地带或河边的平坦区域,这类地形因靠近水源且地势平缓,常被开垦为耕地或形成自然村落。
举例:浙江马家埭、韩家埭、周家埭,安徽石埭(和土坝相关)。
23、坂:通常与山坡、斜坡或平坦的高地相关。在中国许多省区,“坂”常作为自然村落的通名。
举例:山西潘家坂、陕西南百坂、江西李家坂、安徽任家坂、福建溪仔坂等。
24、壕:作为地名时,通常与沟壑、护城河或历史上的军事防御工程相关。举例:内蒙金界壕、甘肃马圈壕、内蒙窑壕等。坨、坬、塬、墩、堰、圩、堡,这七个字,之前写过,可以参考坨、疃、堡、坬、塬、里、峪、崮、屯、屲、弄、圩、厝、畈、岙、滘、郢、浜、峒、邛、嘴、溇、堰、围、墩、氿,南北特色地方名意思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