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学习是一个不断递归的进阶过程,用缠论的语言叫“不断自组出级别”,唯有如此,缠学之路才能够真正实现“走势如花生长”。
2.1、学习的进阶过程
2.1.1、学习的位次问题
在搞明白“缠论如何学习”之前,有必要先搞清楚“学习”这件事情是怎样的。在《论语详解系列》中,开篇第一句叫“学而时习时之,不亦说乎”,为什么第一句说的“学与习”而不是其他东西?这是因为孔子把人类社会分成了三个阶段:人不知(智)、人不相、人不愠。站在现实的当下,一个人生下来就有其“困”,人类社会也一样,处于第一个阶段“人不知”,为了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因此需要“学而习”。
而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又有了如下的4个位次分类: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所有人,天生地依赖天生而有智慧,是最好的;所有人,都能自由地学习且通过学习而有智慧,是稍差的;所有人,被分为不同类别而得到不同类别的学习,是更差的。所有人,被分为不同类别而某类人得不到学习的机会,这就是民众被当成卑下的原因啊!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41)(2006-12-15 12:10:06)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孔子说:我不是天生、先验地依赖天生、先验而有智慧的人,只是爱好学习、研究先哲遗典、古代典章,并在实践中对此印证、选择的人。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40)(2006-12-13 11:56:24)
在这四个位次分类里,孔子对自己的评价是第二类——“学而知之者”。对照这四个分类,我们可以评估下自己的当下状态是属于哪一种?如:在股票投资中,遇到问题,进而寻求答案,属于“困而学之”。稀里糊涂,还不思进取的,属于“困而不学”。
2.1.2、学习的进阶过程
明白了学习的位次之分,接下来我们需要知道不同位次之间的进阶过程,这在《论语详解系列》中有专门的论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的境界、所为用“从此闻见学行圣人之道”来标记,三十岁的境界、所为用“穷尽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现实可能位次”来标记,四十岁的境界、所为用“透彻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现实可能位次的不患”来标记,五十岁的境界、所为用“闻见学行圣人之道让智慧依当下生存鲜活地呈现”来标记,六十岁的境界、所为用“遵循当下生存鲜活呈现的智慧而闻见学行圣人之道以成就内圣”来标记,七十岁的境界、所为用“依从民心期望但不超越闻见学行圣人之道在当下现实中可能实现位次而成就外王”来标记。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53)
孔子在这一篇里,清晰地描述了每一个阶段对应的标准,以及如何递归式进阶到下一个过程,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整理如下,请读者们用“递归”的方式来理解每个阶段。
可见,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认知与实践的递归过程,也就是需要不断“自组”出级别来,举2个生活中的例子,例如:咿呀学语的进阶过程是:进阶过程:音节→字→词语→句子→一段话→对话→自由交流→…;蹒跚学步的进阶过程是:四肢活动→翻身→爬→爬行→站立→挪动→行走→跑跳→自由活动。
2.2、缠论学习的进阶过程
从普遍意义上说,既然“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认知与实践的递归过程,那么缠论的学习也是一样,对于缠应用-投资篇学习中的不同位次,缠师在文中略有提及,我们将散落在文章各处的内容整理到一块,将它分为两类:学的位次标准、习的位次标准。读者可以参考不同阶段的标准进行对照,以便了解自己当下所处的阶段,以及后续该如何进阶。
2.2.1、学的位次标准
这部分是缠应用-投资篇“学”的基础,从“幼儿园”一直到“初二”,对应着不同的标准如下:
2.2.2、习的位次标准
以下是缠应用-投资篇“习”的标准,只有前面“学”的基础部分稳固了,才能开始“习”。
——教你学缠论普及读物项目组
2025年3月22日
Share this:
Click to share on X (Opens in new window)
X
Click to share on Facebook (Opens in new window)
Like Loading...
Related